「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可持續發展:大灣區與澳門的探索與合作」研討會4月27日在澳門大學劉少榮樓舉行開幕式。活動邀請了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前生態小組組長張九齡女士、香港理工大學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講座教授及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李銘源客席講座教授、廣東省動物學會及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王牧驊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理工科技學院詹肇泰副教授、深圳仙湖植物園楊拓博士、金沙中國可持續發展部Stephanie Zhao女士、澳門昆蟲學會理事長關學然、城市自然挑戰賽澳門賽區的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理工科技學院梁志文助理教授、澳門培正中學姚曉暉老師出席,向中學生分享大灣區生態和保育的發展。

活動首先由李銘源教授致歡迎辭,以澳門自然生物為內容,親切與澳門師生進行互動;王牧驊副教授分享了“氣候變暖與黃油蟹的形成”為題的內容,吸引了同學們對於氣候變暖的關注;楊拓博士以“粵港澳大灣區植物採集簡史”為題,從人文角度簡述了植物採集的歷史,並分享了澳門的實際案例;詹肇泰副教授分享的題目為“多樣性的跳蛛”,結合影片、圖片的形式為同學們介紹了跳蛛的故事。精彩的講座之後是梁志文助理教授進行“2024 全球城市自然挑戰賽介紹”,邀請在場師生下載免費應用程序iNaturalist,並介紹比賽的內容;城市自然挑戰賽澳門賽區的協調員姚曉暉老師分享了“在中學開展生態速查活動案例分享”。最後關學然理事長帶領在場師生在澳門大學的校園中開展了戶外拍攝活動。期望透過多元化講座和活動,激發更多中學生關注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共同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本次研討會由霍英東基金會支持,澳門綠色創意協會主辦,澳門藥理協會承辦。我們從2019年舉辦首次城市挑戰賽,多年來已舉辦多次有關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生態多樣性及生態保育等方面的推廣活動,今年更是響應大灣區協同發展的理念,以大灣區與澳門的探索與合作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講座和活動,希望為本澳師生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同時也提供一個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在這次城市自然挑戰賽活動中,我們與全球其他690個城市攜手合作,觀察記錄了澳門城市環境中的1,014個物種,觀察者多達146 (全球排名第131位),本次活動更吸引了澳門培正中學、澳門粵華中學、澳門菜農子弟學校、澳門勞校中學、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等師生逾50多人參與。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